水利工程标准化是指在水利工程规划、设计、建设、运行和管理过程中,遵循国家法律法规、行业规范和标准,通过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监测手段,提高工程质量、效益和安全性,实现工程可持续发展的过程。
水利工程管理单位要落实管理主体责任,执行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制度和标准,充分利用信息平台和管理工具,规范管理行为,提高管理能力,从工程状况、安全管理、运行管护、管理保障和信息化建设等方面,实现水库、水闸、泵站、堤防等水利工程全过程标准化管理。
1、总分1000分,5个类别,28个评价项目。
2、总分达到920(含)以上,且工程状况、安全管理、运行管护、管理保障四个类别评价得分均不低于该类别总分85%的为合格。





以“安全工程”“精细管理”为建设理念,运用物联感知、大数据、AI识别、水利模型等先进技术,聚焦水旱灾害“四预”工作、水利工程运行管理,打造“感知一张网、数据一中心、决策一大脑、业务一平台、保障一体系”的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系统,实现区域设施管理、精细巡检、管养维护、防汛和引清调度的数字化、智能化,使管理更加标准化,监管更加智能化。

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中心、水利工程分中心和现地三个层级,实现“遥测、遥控、遥调、遥视”功能:


以工程安全运行、精准调度辅助决策为主要目标,数字孪生模型库构建包括智能识别模型和数字孪生可视化模型。根据业务应用场景特性和专家经验,实现模型与监测数据的动态交互和同化,滚动校正模型参数、迭代优化模型状态,提高模型精度。

业务应用系统主要包标准化管理系统综合监管、一张图、设施信息管理、档案管理、实施监测控制及数据分析、巡查监测管理、维修养护管理、标准化评价和系统管理9个功能以及水闸信息查询、水闸预警提醒信息查询、移动巡查业务和通讯录的移动小程序。

该闸泵工程结合实际情况从工程状况、安全管理、运行管护、管理保障和信息化建设等,实现水利工程全过程标准化管理。


圩区信息化管理系统按区水务局、水务站、圩区组三个不同管理层级设置不同的操作权限,实现分层级标准化、精细化的管理模式。
